校史是学校伴随着国家、社会、行业成长的历史文化印记,亦是师生校友激发情感、聚合情感的重要纽带,有利于培育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为深入了解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历程,档案室经过前期的精心筹备、策划,近日,有幸采访了学校首任校长蒲书仁。在采访中,蒲书仁讲述了他在学校创办和发展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同时,表达了对学校未来的美好祝愿。
采访现场
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陕西省电子工业学校)创建于1986年,在学校的初创阶段,诸多挑战与困难横亘眼前。首任校长蒲书仁率领最初仅有7人的团队,凭借着坚定的信念、 顽强的决心,冲破重重阻碍,为学院的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
蒲书仁口述校史
蒲书仁作为学校的首任校长,深感责任重大。他回忆当年学校创办初期的艰辛历程,感慨万千。他说:“创办一所学校实非易事,彼时,我们遭遇资金、师资、场地等诸多难题,每一个问题都如同一座沉重的大山,令人倍感压力。在学校筹备之初,师资问题首当其冲。原本打算从厂里技校抽调老师组建教师队伍,然而因工资兑现等因素,无人愿意前来。无奈之下,只能号召说服关系要好的同志,组建了最初仅有 7人的教师队伍,师资问题这才得以解决。紧接着,资金问题又摆在眼前。办学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要租赁教学场地、购置教学设备、购买学生宿舍架子床、柜子等生活保障物资、支付教师薪酬等。用当时的话来形容:‘学校仿若私生子,没户口,没奶吃,严重营养不良’,工资关系、编制等起初均未落实,学校资金未列入计划,资金问题成为了一个巨大难题。为筹措资金,我们绞尽脑汁,四处借款,最终通过多种渠道筹得 40 万元,作为学校的启动资金。在此过程中,我们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但始终不曾言弃,大家齐心协力想尽一切办法,自力更生,教职工利用自己专长通过搞第三产业挣来的钱来维持学校运转,最终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解决了资金难题。剩下的是场地问题。当时,我们与宝鸡教育学院协商,借用了四间教室,就这样陕西省电子工业学校于1988 年秋季招收了第一届两个专业共 80名学生,就此踏上了艰难的办学之路。在办学的过程中,还是因为场地问题,最初招收的80名学生在第二学期被“托管”到西安电子工程技术学校代为培养,其后1989年及1990年招收的两届学生也均在西安电子工程技术学校代培。1991年,还是因场地问题,学校停止招生,学校办学步入困境。
1988年全体教职工合影
1994年,原电子部副部长欧阳文视察长寿中学校址,听取了校址转让汇报,1995年,召开校址转让论证会,同年租借长寿中学校址,开始恢复招生。1996年,金台区文教局与陕西省电子工业学校举行划拨校址签字仪式,有偿接收占地19亩的“宝鸡长寿中学”校址,自此,陕西省电子工业学校真正有了自己的校址,办学走向正轨。
1994年上级领导视察长寿中学校址 1994年欧阳文副部长听取校址转让汇报
1995年召开校址转让论证会 1995年租借长寿中学校址办学
1996年
有偿接收占地19亩的“宝鸡长寿中学”校址,开启艰难的办学创业历程
搬运从新加坡进口的机械设备
1995年恢复招生后,举办首届开学典礼
1995年恢复招生后,举办第一届春季运动会
历经多年的砥砺前行,学校从初创时的筚路蓝缕,逐步发展为省(部)级重点中专、国家级重点中专、首批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继而在 2016 年顺利升格为高职院校。校园占地面积从最初的 19 亩扩展至现今的 1085 亩,教师队伍由最初的7人壮大到如今的 350人,学生数量也从最初的80人增长至现如今的12000余人。如今,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已然成为一所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高等职业院校。
1995年校门 2004年校门(第一教学楼前)
2006年校门 2010年购买宝鸡教育学院原校址
收购宝鸡灯头公司后校门由第一教学楼迁至宝福路56号 东校区正式启用
2016年宝福路校区校门 2020年蟠龙校区校门
学校的毕业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睹学校现今的发展状况,蒲书仁感慨万千,对学校的未来充满信心。他期望学校能够持续秉持“厚德强技、立身立业”的校训,持续提升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培育出更多契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022年教职工合影
宝福路校区 蟠龙校区
发展规划图
(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通过此次采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历程与辉煌历史。在采访过程中,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学校所蕴含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我们坚信,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及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不懈奋斗之下,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必将在教育领域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书写下更加辉煌的篇章。
文 字:闫瑶瑶
图 片:档案室 宣传部
审 核:康 健
编 辑:赵 珊